1、釉上彩:先要烧成白瓷胎,再在瓷器的表面用色料进行创作,最后窑烧而成的,故画作与釉彩是分开烧的。
2、所谓釉上彩和釉下彩,简单理解就是,釉下彩是先在瓷器上用彩料绘画,再挂釉,入窑烧制。釉上彩与之相反,是先挂釉,入窑烧制,烧好后,再上彩,然后再次入窑烧成,第二次比第一次烧制温度低。这是简单理解。
3、釉上彩、釉下彩和釉中彩都是陶瓷装饰技法,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彩绘图案与釉面的相对位置。釉上彩是将彩料绘制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,釉下彩则是将彩料绘制在瓷胎上再施釉烧制,而釉中彩则是将彩料融入釉层之中,通过一次烧成。釉上彩,顾名思义,是在陶瓷的釉面之上进行彩绘装饰。
陶瓷彩绘的釉下彩要用的颜料:最早使用的是青花、釉里红,近年来又制成了红、黄、青、绿、黑、灰、褐等。釉上颜料只须经受600~800℃的温度,因而品种繁多,色彩丰富。此外,作为釉上彩饰的还有液体颜料,如金水等,是用金属与有机物化合成硫化香膏,再加有机溶剂制成。
釉下颜料是一种粉状高温颜料 , 要在 设计的器物画面上呈现色彩, 需经过 1 380~ C 左右的 高温烧制。釉下五彩颜料它以各种有色金属氧化物作发色 剂 ,如钴、铬、 . 金、铱等。
此外,作为釉上彩饰的还有液体颜料,如金水等,是用金属与有机物化合成硫化香膏,再加有机溶剂制成。七十年代后又发展了高温快烧颜料(釉中彩),彩烧温度1100~1260℃,彩烧时间35~120分钟,色调也较丰富。釉下彩。用各种釉下颜料色釉在泥坯或釉坯上绘画纹样,然后施透明釉入窑经高温烧成。
釉下彩:画法是先用色料进行彩画装饰,再在其上施釉,釉是在最表层的。所以釉下彩绘出来的器物色彩光润,表面平滑,渗透连绵,永不褪色,即使久经磨蚀,只要釉面完好,并不减少产品彩绘时的色泽鲜艳度。作为日用瓷(比如杯、碗、瓢、盆等)是很安全的。
釉上彩(胎——釉——彩)又叫“炉彩”,指先把瓷坯烧成白釉或单色釉瓷,再对它们进行彩绘,最后再入窑低温烧制(入窑低温600—900℃),主要是为了固化彩料,保持成品的稳定性。
釉上彩是在已经烧成的陶瓷釉面上进行彩绘,然后再次入窑经过低温烧制而成。 釉下彩是将彩料绘在瓷器坯体上,再罩上一层透明釉,通过高温一次烧成。 釉上彩工艺相对简单,它是在已经烧成、釉面光滑的瓷器上进行绘画,然后再次放入窑中,以相对较低的温度进行烧制。
釉下彩是生坯或经素烧坯胎或釉胎上饰纹加彩、罩釉,经1340℃左右高温一次烧成,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,色泽光润耐酸碱无铅毒。但因高温烧成,适应的色料不多,颜色变化极难掌握。仍待继续研究。釉下彩主要有青花、玲珑、釉下五彩和刻划花等。
所谓釉上彩和釉下彩,简单理解就是,釉下彩是先在瓷器上用彩料绘画,再挂釉,入窑烧制。釉上彩与之相反,是先挂釉,入窑烧制,烧好后,再上彩,然后再次入窑烧成,第二次比第一次烧制温度低。这是简单理解。
关于陶瓷釉下彩分类图片和陶瓷工艺釉下彩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陶瓷工艺釉下彩、陶瓷釉下彩分类图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
上一篇
白陶瓷锅好还是黑陶瓷锅好
下一篇
日式釉下彩餐具安全吗